完成首例給藥!正大天晴EGFR/c-Met雙抗ADC(TQB6411)開啟Ⅰ期臨床
近日,正大天晴自主研發(fā)的1類創(chuàng)新藥注射用TQB6411順利完成Ⅰ期臨床研究的首例受試者給藥。TQB6411是一款EGFR/c-Met雙抗ADC藥物,擬用于治療晚期惡性腫瘤,研發(fā)進度處于全球第一梯隊。目前,全球同類藥物均處于I期階段。
該I期臨床試驗將重點評估其在人體內(nèi)的安全性、耐受性、藥代動力學特性及初步療效。主要終點指標包括劑量限制性毒性、最大耐受劑量、II期推薦劑量、不良事件的發(fā)生率和嚴重程度;次要終點指標包括客觀緩解率、疾病控制率、緩解持續(xù)時間、無進展生存期、總生存期、藥代動力學參數(shù)、抗藥抗體和中和抗體的發(fā)生率。
TQB6411是正大天晴研發(fā)的一款靶向EGFR/c-Met的雙抗ADC藥物。在靜注入血后,其抗體部分與腫瘤細胞表面EGFR、c-Met結合,進而阻斷其信號通路激活,ADC經(jīng)細胞內(nèi)吞并轉運到溶酶體,連接子經(jīng)酶切后釋放出毒素,導致DNA損傷和細胞死亡,并且能通過旁殺效應殺死相鄰腫瘤細胞。此外,體外研究顯示,TQB6411表現(xiàn)出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(ADCC)。
EGFR和c-Met在非小細胞肺癌、結腸癌、頭頸鱗癌、鼻咽癌等多種腫瘤中存在突變或異常高表達[1-2]。EGFR/c-Met 雙抗 ADC 是一類融合雙特異性抗體(雙抗)與抗體藥物偶聯(lián)物(ADC)技術的新型靶向抗腫瘤藥物,通過 “雙靶點精準識別 + 高效載荷殺傷” 的協(xié)同機制,有望突破現(xiàn)有 EGFR/c-Met相關腫瘤的治療瓶頸,為晚期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潛在治療選擇。
目前,TQB6411已完成系統(tǒng)的藥理學、藥代動力學和臨床前安全性驗證。臨床前體內(nèi)藥效學研究顯示,其具有明確的抗腫瘤作用機制,對EGFR、c-Met 不同表達和耐藥的動物模型均體現(xiàn)出抗腫瘤活性,且符合ADC 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,主要毒性反應為靶點的藥理學作用和小分子毒素所致,毒性風險可控。
TQB6411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,不僅標志著正大天晴在ADC賽道的多極創(chuàng)新矩陣已經(jīng)形成,也標志著中國藥企在雙抗ADC這一前沿領域邁出實質(zhì)性步伐。公司ADC技術平臺已布局TQB2102(HER2雙抗ADC)、TQB2103(Claudin 18.2 ADC)、TQB2101(ROR1 ADC)、TQB6411(EGFR/c-Met雙抗ADC)等多個項目,并構建了涵蓋大小分子及ADC的自研體系,將為后續(xù)ADC藥物的開發(fā)提供有力支持。
參考文獻:
1. Karlsen EA, Kahler S, Tefay J, et al.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to Targeted Therapy in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: A Review. Cells, 2021, 10(5): 1206.
2. Lai X, Dong Q, Xu F, et al. Correlation of c-MET expression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. J Gastrointest Oncol, 2021, 12(5): 2203-2210.
聲明:
1.新聞稿旨在促進醫(yī)藥信息的溝通和交流,僅供醫(yī)療衛(wèi)生專業(yè)人士參閱,非廣告用途。
2.本公司不對任何藥品和/或適應癥作推薦。
3.本新聞稿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(yè)的醫(yī)療指導,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。若您想了解具體疾病診療信息,請遵從醫(yī)生或其他醫(yī)療衛(wèi)生專業(yè)人士的意見或指導。